2月4日,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举办元宵节民俗主题活动“长乐市抬阁故事会”。新华社发(黄松柏树摄)
新华通讯社长沙市2月5日电 题:泪罗江畔 传统民俗文化让年味儿更足人气值更旺
新京报记者周楠
正月十五闹元宵。“咚咚锵!咚咚锵!”伴随着锣声传来,一台台“故事”开演,欢呼声在坐满人麻石街上此起彼落。弘扬千年的民俗文化释放出来风采,坐落于泪罗江畔的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震撼了下去。
“长乐市抬阁故事会”是长乐镇一项弘扬千年的元宵节民俗主题活动,2011年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新项目名册。据考证,它始于北宋,强盛于明清,从古代元月举办的祭祀仪式与上元节闹花灯风俗习惯中演变而来,集杂技表演比赛、彩绘艺术、话剧表演、民俗文化于一体。
“长乐市抬阁故事会”国家级别代表性传承人陈范兴详细介绍,一般由匠人用金属、竹材等相关材料搭建一个可移动中小型戏楼,这一环节被称作“扎故事”,然后由衣着剧装的所有演员在戏楼上摆成有关造型设计展现,每一个戏楼呈现一个“故事”,其主题风格根据人物模型和物品等融合来呈现,戏楼由成年人扛着挪动,因此被称作“抬故事”。
“如今无需人抬了,每个小戏楼下边都装上车轮子,开心又轻轻松松。”陈范兴说。演出形式在传承中逐渐获得丰富多彩,催生出地故事、地面故事、高彩故事、踩高跷故事等四大类,踩高跷等杂技表演元素添加,给观众带来大量视觉盛宴。
为了能让村里人更全面地体会这一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带来的乐趣,长乐市今年“故事会”从正月十四就拉开帷幕。除开当地人,这几天每天都会有数万名游人慕名而来涌入镇上,人气值一年比一年旺。
精致的京剧脸谱、五彩的剧装、古典风格造型设计,也有踩高跷艺人踩5米踩高跷,一步一摇,或俯或仰中间,摆脱惊险刺激的觉得。近300台“故事”逐一现身,叫好声、惊叹声飘扬在古城的上空。
“故事会”的另一精彩纷呈取决于“比”。陈范兴告诉记者,古城分发售街、退市街,彼此要“比故事”,比专业知识、比智慧、比趣味性、比手艺、比总数、比奇特。一台“故事”有哪些人物,穿什么戴什么拿什么,勾哪些京剧脸谱,胡子怎样,都有一定标准,哪儿功夫做的更具体更及时,就可赢得更多欢呼声。大比拼越猛烈,主题活动越精彩纷呈,民俗文化味越浓,暗示着大伙儿在新的一年越昌盛称心。
陈范兴是文化传承人,也是今年发售街“故事会”的导演。他感慨,根据“比故事”的方式,不断激发大伙儿的作品激情,把传统手工技艺一代代相传好,也是把中华民族精神叙述得非常好。他说道:“你看看在今年的不仅有纪念伍子胥的‘故事’,也是有敬礼中国宇航员的‘故事’,也有考验踩高跷新境界的‘故事’。”
更是让老一辈文化传承人感动的是,除开形式与内容自主创新,年青人变成在今年的“故事会”的绝对主角。陈范兴统计分析了一番,参加演出的700多名艺人中,青年人、少年儿童占80%,在其中年龄最小的艺人仅有4岁。
17岁的陈添若踩1.3米踩高跷,进行他在元宵节“故事会”的第一次亮相,这一年轻人演出获得了一阵阵欢呼。从踩高跷上出来,她一脸激动:“特别开心,我在这里长大,从小耳濡目染,一定能把‘故事会’传承好。”
“任何人都可以施展才能,玩得尽兴。”陈范兴感慨,“日子越来越好,故事越来越精彩,我们把‘故事会’办得越变越好。”